橡膠止水帶和止水橡皮是以天然橡膠與各種合成橡膠為主要原料,摻加各種助劑及填充料,經(jīng)塑煉、混煉、壓制成型,其品種規(guī)格較多,有橋型、山型、P型、U型、Z型、乙型、T型、H型、E型、Q型等.根據(jù)使用情況又可分類為埋式橡膠止水帶和背貼式橡膠止水帶。該止水材料具有良好的彈性,耐磨性、耐老化性和抗撕裂性能,適應變形能力強、防水性能好,溫度使用范圍為-45℃-+60℃.當溫度超過70℃,以及橡膠止水帶受強烈的氧化作用或受油類等有機溶劑侵蝕時,均不得使用橡膠止水帶。
橡膠止水帶使用方法:
橡膠止水帶必需采取可靠的固定措施,綁扎鋼筋和支模時。防止在澆注混凝土時發(fā)生位移,保證止水帶在混凝土中的正確位置。
只能在止水帶的允許部位上穿孔打洞,對于固定止水帶時。不得損壞本體局部。
常用的固定方法有:利用附加鋼筋固定;專用卡具固定;用鉛絲和模板固定等。不論采用何種固定方法,對于止水帶的固定方法應按設計要求的施工規(guī)范進行。都必需保證止水帶定位準確,不損壞止水帶有效局部,方便混凝土澆搗。
橡膠止水帶的接頭施工方法:
1.施工準備:專用膠、木銼、玻璃膠、橡膠錘、專用夾具、刀具、丙酮(汽油)、抹布、紙團(布團)、膠刷、透明膠帶。
2. 止水帶連接采用粘接,粘接用特種粘結膠。
3.搭接長度不小于30cm。
4.粘接前,首先用刀將止水帶凸出的部分割掉,然后用銼刀將待粘接的兩塊橡膠帶的粘結面銼出新鮮面,用丙酮或汽油清潔粘接面及變形部分圓腔內(nèi)腔,并分別在兩塊接頭圓腔內(nèi)塞緊紙團或布團(深度5cm以上,為注入玻璃膠做準備)。
5.在粘接面均勻涂抹膠液,待膠液風干后,兩塊止水帶進行粘接,粘接后用橡膠錘錘打,使粘接部位盡可能全面接觸,最大程度減少空隙,然后用專用夾具將搭接部位夾緊,30分鐘后拆下夾具。
6.在變形部分接縫處圓腔割一小孔,將玻璃膠嘴塞入小孔注入玻璃膠,直至小孔周圍擠出玻璃膠為止。
7.擦凈小孔周邊膠液,用透明膠帶封閉小孔防止膠液擠出。造成膠液填塞不實而漏水。
注:變形部分接縫的圓腔相接處是粘接的薄弱部位,因此采用玻璃膠封堵,為保證玻璃膠充滿腔內(nèi),粘接前用紙團塞緊內(nèi)腔,以防此處漏水。